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中国传统香学与养生文化的交集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 要:中国香学历史久远,在长期的香道实践中,人们早已认识到香学与养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香文化活动,不仅可以益气行血、强身健体,还能修心养性、陶冶情操、培育正德。因此致力于香学研究,知香、好香、用香、品香,寻求香学与养生文化的交集,养成淡泊常乐、自然和谐的生命状态,不仅可以升华人生品位,还可以传承博大精深的香文化,弘扬民族文化遗产。

关键词:香学;香道;养生;心性;德香

中国传统香学肇始于殷商以至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滋长于秦汉两朝,完备于隋唐五代,鼎盛于宋元,没落于明清,回归于当代。香从早期的祭祀、辟邪、医用等用途,延伸至静心明道、鼻观养德的精神境界,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和中华养生文化几乎同步而行。

据史料记载,宋元时代香事消费占当时国民消费总额的四分之一,可见宋元之人对香的重视。而这个时期也是华夏文化发展的顶峰阶段,早在宋代,品香、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长期的香事实践中,古人早已认识到品香能修心养性,而“养性”是“养生”的根本。因此,香文化和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可以说是如影随形,相得益彰。

1 历史久远,与养生文化相交集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国传统香学从繁荣到没落,直至现在的重拾记忆,得以传承和弘扬,可以说是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文化。香文化博大精深,和其他文化种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与养生文化交集甚广,甚至可以说香文化之滥觞来自古人对其裨益身心功效的发现和重视。

“香”的含义不断发展,从最初指谷类的气味,到后来泛指好闻的气味,再进一步发展,指有香味的物品。香学是用“香”作为媒介和载体来进行的文化活动,包括香的历史、香材、香的制作、品香的方法、品香心理学等,还有与之相关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其他内容。香学是紧密围绕香材展开的文化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悠然的生活态度与自我愉悦心灵的智慧,表述了中华民族谛听纯净心灵之音的禅意与简朴。

因此,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民族精神气质、审美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理念。

香道是一种以天然芳香原料为载体,汇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的,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人的外在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的文化活动。大多数人认为“香道”一词为日本人所创,其实作为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熏香、焚香、品香在中国早已有之,而且正式的熏香艺术最早是随唐朝的鉴真和尚到日本弘扬佛法而传入日本的。

品香,,追求一种真挚和纯净,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审美化的人生。香,不仅芳香养鼻,还可颐养身心,祛秽养生。品香不仅在于鼻息的嗅觉之间,而且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为人处事的学习,是心灵安定宁静的力量,更是与自我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

2 独辟蹊径,除垢行气治未病

远古时期,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外在的香到本性生香(古人称为心香、性香),正是人们养生的祈求。古人认为,一个性命相和、脏腑气血相和、品质高尚的人,体内会自然生发一种香气,叫德香。香不仅调节环境,更重要的是它具有陶冶性情、颐养心灵、祛疫避瘟、健身化疾之功效。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经常说的健康养生,其中“健”指的是强壮有力之意,而“康”则是通达畅通之意。从对人体的重要性上说,畅通是强壮的前提条件,气不足则血不通,气通达则百病消除,沉香的这种神奇特性,使其除了在血液循环系统具有通达的疗效外,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领域也有显著的养生保健功效。

在古代香学最繁盛的宋代,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大多懂药,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把“香”广泛用于“治未病”,“上工治未病”是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充分证明香与健康养生息息相关。

香在养生系统中最重要的应用当属“服”,最早的中医学临床应用就已将“香”作为防病的第一道防线。我们现在所用“服药”一词中的“服”字,最初的本意并非“饮”或“喝”,而是来源于古人的“香囊”疗法——通过“闻香”进行治疗。古代“服药”翻译成今天的文字应为“闻药”,是指将装有香料的香囊贴身佩戴,通过香气的吸入防病治病。这种今人感到陌生、甚至难以理解的养生方式,来自古人对人体经脉穴位和“闻香”治病功效的深入研究与精到理解。

可见,香气对人体的健康养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古人通过香养生,顺应天地自然规律的变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用香、品香蕴含着养生治未病的秘诀。人嗅到香气可清人神,养正气,前面提到“服药”就是古人“闻”的中医医疗方式,只是失传而已,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研究,找回祖先的记忆并加以弘扬。

3 修心养性,明慧育德益养生

在当今社会压力丛生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人生无论在肉体上或精神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疲惫,人体生理系统和身心健康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人们需要在忙碌之余让心灵得以平和和净化。为此,有很多人开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精神宝藏,以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

香道既能修心养性同时也能养德。佛家认为,香与人的智慧、德性有着特殊的关系,妙香与圆满的智慧相通相契,修行有成的贤圣,甚至能够发出特殊的香气,称之德香。

“性”包括先天与生俱来、纯阳无恶的“本性”和纯阴无善的“禀性”,还有更重要的是有阴有阳、有善有恶的“习性”,“习性”是后天通过学习而养成的,是影响疾病的重要因素。古人强调养身不如养心,养心不如养性。可见身体疾病其实更多来源于心病与性情所致,这就是古人之所以在养生保健方面特别强调要修心养性的原因。香既对人体方面有诸多裨益,同时也可用香道来修心养性育德。

古代的保健养生都是从“性”、“命”两方面入手,用香、品香使人入静、静能养心,至静而生慧。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心灵达到宁静、安稳的境界后,人才能够洞察万物之规律,考虑问题才能周祥,处理事情才能完善。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一种安顿了的感觉,生活也会有一种充实感。内心平静,思想清晰,智慧也必有所增,品香是开启智慧灵感的养生妙方。

品香对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外观气质有绝好的助益,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人们日夜忙碌,常常迷失自我。香道活动可以让人们静下来,调养气息,提升智慧。品香的过程,可以使困扰人们的负面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宣泄,思想压力得以缓解,紧绷的精神状态得以放松,使那颗烦躁不安、忧郁焦虑的心,渐次归于祥和安宁、洒脱清净,调和身心、净心悟道,从而寻求人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香学是一个历史久远而又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文化课题,只要我们能够回到以实践来检验优秀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上,把传统文化的菁华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就能使人们真正理解到“以香养德、养性为本”的养生形式对获得真正健康的重要性。在弥漫的芳香中,体验香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大自然神奇的美妙,从而升华人生品位,领悟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叶岚.闻香[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

[2]傅京亮.中国香文化[M].山东:齐鲁书社,2008.

[3]贾天明.中国香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5.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